“天時、地利、人和”三大要素中,《三國演義》的三大男主,曹操、孫權和劉備各據一分。
其中,又以佔據“人心”的劉備最為後世所傳頌,其所收錄的文臣武將,文有孔明諸葛亮;武有關羽張飛二結義兄弟,加上後來的趙雲、馬超和黃忠,組成“五虎大將”的陣容。尚有文武兼具的將帥姜維、以及其他的二線武將,如魏延、廖化等,讓獨霸西南的蜀國國力勢不可擋。
當然,“天命”這回事,如果根據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的描述,其實每個人都有,但大多數人都活得昏昏沉沉、庸庸碌碌,對自己的天命一無所知;
而在歷史舞台綻放光芒的一代英雄劉備,卻能知曉本身的天命:那就是要成就一番霸業,只是苦於自己懷才不遇、欠缺好幫手,而在廿八歲的那年,當備看到縣城中貼出要招兵募將,去剿滅黃巾賊逆的啟示時,禁不住長嘆感懷身世。
不過,劉備是聰明人,他懂得在“適當的時機”長嘆,即遇上了張飛之際;也懂得在很久以前,就曉得用漢室正統的“血統”之純正,來包裝其出身及來歷,使得在後東漢時期群雄割據的大時代,備在開創霸業上,顯得與其他地方軍閥的與眾不同,也更贏得了人心。
++++++
最近重看1994年版,中國中央電視台開拍的老版《三國演義》長篇歷史電視劇,雖說畫面不如當前拍攝及播映技術的高清和好看,但贏在絕對忠於原著,沒有借用新拍攝技術的演員演技和表情十足到位;比起2010年新版的傾向娛樂性效果,佔據的“經典”位置,無後來者可比。
第一集的《桃園三結義》劇情中,講述了劉關張三兄弟在張飛莊園結義,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”的可歌可泣感動畫面,是作為男人都會熱血沸騰、為國效力盡忠的場面。
其實,用現實的眼光來看,不過是個編織草鞋和賣鞋佬的劉備,在財力上當然不比擁有莊園,職業為屠夫的張飛來得雄厚;在武藝和顏值方面,也不比關二哥。
但他能讓關張二弟臣服之下,勝在佔據了“漢朝血統的絕對”,自稱“備乃中山靖王之後、孝景帝之玄孫”,所以無論是真話假話、真血統還是假血統,只要講了一百遍一千遍,就連自己也能背上了,信之則為真。
更何況當時東漢朝廷亂成一團,沒有官府還有餘暇去查證此人自稱皇室後裔的說法,乃孰真孰假的了。
於是,影視作品中“備淚流滿面感懷身世,信誓旦旦自己乃漢室之後,年值廿八卻如此碌碌庸庸,無法成就一番事業,在關張二武夫前感懷身世”,很快便以其宅心仁厚打動了二位弟弟,繼而結拜為兄弟,開創建國大業。
觀看影視作品和讀小說,其實各有千秋:前者的直白呈現,尤其是演員的內心戲投射,讓自己很快便能伴隨劇情,進入歷史的畫面中,但壞處是因先入為主,容易被編劇和演員影響及牽著走。
後者則可讓自己跟著字裡行間的梳理,發揮更大的想像空間,從漢字的排列鋪陳中,去追溯古人的內心世界;但壞處則是抓不清要義,只能憑不同的年齡和人生歷練,而有不同的體會。
面對曹操的奸惡霸、孫權的自私和偏安一隅,不容否認,我在少時對“為光復漢室和匡正朝政風氣”的劉備是充滿崇拜,認為他是好人一個。
後人揶揄“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”、以及諺語“劉備借荊州,有借無還”,其實都在嘲笑和打臉劉備不過是一枚偽君子政客;卻因《演義》的推崇,使得相比起另兩位男主,劉備幾乎佔據了道德高位。
+++++
劉備,從正面形象而言,是一名關心百姓,事事“以民為先,贏得民心”的統治者;但從反面來看,其實他“工於心計、城府極深”,這點從他在待人處事方面極之圓滑和繞彎兒的做法,可見一斑。
用現實的角度來看歷史人物,也是件挺好玩的事情兒。
欲知下集演義觀後感內容,且待下回分解~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