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ne 23, 2015

《出走的時光》本地電影觀後感

前言:這裡所指的“本地電影”,其實是本地中文電影。本地電影還是以馬來電影為主流,比起中文電影顯得成熟和多樣化。但為了容易稱呼,以下還是以“本地電影”來稱呼本地中文電影。

我要在標題加上“本地電影”,是因為認定本地電影始終走不出其框框,是被“定格”了的“本地電影”。

不是不想給本地電影機會,但機會只有一次、多則不超過3次,看了幾部爛片後,實在不想再花錢買票,去所謂的“支持”本地電影。

本地電影的元素,說穿了就是“自以為是”的煽情、灑狗血、催淚,實則是劇情老梗、老套、牽強附會、甚至不合邏輯,只求開心/催淚就好?

由周青元導演,聯合Astro群星演出的《大日子》和《天天好天》,在Astro的市場效應和強力媒體宣傳下,加上影片的實力,在故事、劇情編排、鋪陳方面的紮實和點到為止,的確掀起過一陣本地電影的小清新。

在本地電影票房大熱後,同類劇種在之後的農曆新年上映,打著“全民電影”號召的《一路有你》,雖說掀起了廣大的(華人市場)票房效應,但給我感覺就是再也玩不出新花樣。我形容它走下坡,是一股高潮後的滑向低潮:頂多就是主打溫情、親情、感動,劇種全民攜手,讓塑料袋氣球飛上天空的勵志啟事,散場後的我,腦袋空得可以。

劇中女主角前美姐尤鳳音,在演技和表情拿捏方面都很木,考慮到她的新人背景,也就算了;反倒是飾演其男友Benjamin的英國舞台劇演員Ben Andrew Pfeiffer,出場時給人耳目一新的驚喜感,帶出那種洋女婿衝撞本地傳統華人文化的矛盾和張力

《大日子》和《天天好天》後,懷著期待由Astro群星擔綱的《阿炳心想事成》買票進場,人在戲院的第一感覺就是,OS夠力被騙了!@&*&%,去年觀賞了一部阿牛主演的賀歲電影《Huat啊!發啊!》,故事背景和劇情都是典型的本地電影情節,還加上明顯的贊助商置入性行銷,若是站在看電影的角度,真的不行;只能以娛樂的角度,聊以自慰。本地賀歲電影,oh my god:不抱期望,沒有失望;若有小變化,還有小驚喜。

補充,2011年同樣由阿牛主演的《結婚那件事》,在劇情構思、剪接和鋪陳方面,卻能給人一種成熟的程度,因為把兩個家庭的文化矛盾衝撞,通過大銀幕呈現出來,這才是電影,而不是大熒幕版的電視劇!可惜,兩年後懷抱很大的期望,還帶了爸媽去看《結婚那件事2》,大失所望,對本地電影的那絲期望,又落空了。

套用本地獨立電影導演林麗娟說的,本地電影要走向成熟,電影人、投資者和觀眾的成熟度,缺一不可。一針見血道出了本地電影的“框框”,若是走不出這道框框,也只有永遠沉浸在那shiok sendiri(自我感覺良好)的“支持本地電影”情意結號召,然後再責怪為什麼拍出的本地電影,都沒有獲得本地(華人)觀眾的支持和欣賞、觀眾“外國月亮比較圓”的心態?

沒錯,“市場”的確成為了決定電影的其一因素。但市場(觀眾)、投資者和電影人的牽扯,其實是環環相扣的“先有雞或先有蛋”問題;你可以說,因為本地觀眾/市場要求這樣,所以投資者在有利可圖的情形下,要電影人拍出怎樣的影片,在這樣的情形下,多麼優秀的電影人,也只能被綁手綁腳,交出一篇不過不失、卻能票房大賣,投資者笑呵呵的作品,如《一路有你》;

另一邊廂,電影人是否可以大聲地說,因為觀眾只要看這樣的本地電影(溫情、親情
鄉土、煽情、灑狗血?),所以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在市場生存?惡性循環的後果,就是我們為本地電影界定了框框,而本地電影猶如孫悟空帶上緊箍咒後被定型,再也無法脫逃出這個窄窄的框框。

以供需法則的角度而言,怎樣的需求,制定了怎樣的供應;還是怎樣的供應,而餵養了怎樣的觀眾/受眾。這道理和媒體與閱聽人的關係是一樣的。

可惜的是,由華裔導演劉成達開拍的《Lelaki Harapan Dunia》(男子漢救世界)在去年尾上映獲得好評,因時間不當和上映時間太短,我錯過了一部如此優秀的本地電影,只能扼腕。

據說,片中以簡單的電影語言,帶出了言簡意賅的族群關係探討,正適合我這類追求看電影
時,期許能思考社會價值的觀眾。

如果要我買票,單純是為了“支持”本地電影,這樣的事我不幹!所以儘管配合父親節,打著溫情牌上映的《愛存在》,但因為有了許多本地電影的前車之鑑,上個拜三又先看了一部贈票的《出走的時光》,我還沒有從本地電影的“驚魂”中回過神來,寧可放棄由音樂人湯小康首次操刀執導、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廖啟智主演的小品電影。



單是以上電影海報的這個註解,就令我受不了;越是強打要渲染“愛”,就是令我覺得畫公仔畫出腸,道理如同一再呼籲觀眾要攜帶面紙入場,以免被劇情感動到潸然淚下的道理,如出一轍。當然,電影的背景和藍天拍得很美,尤其是馬六甲市郊Alai海邊那襯托的一縷枯樹,兩位主角的背影也帶出了些許的意境。

(題外話:爬文寫部落,寫到淋漓盡致時,把所思所想盡情發洩出來,在自己的部落格小園地裡自由馳騁,不受框框所限、沒有衝點擊率的壓力、沒有需服膺讀者的要求,真有種思緒自由遊走的狀態;那才叫自在!)

------
托朋友贈票的福,有幸首次觀賞電影首映,全體演員在上映前亮相戲院外,同觀眾交流合照和接受記者採訪,散場後台前幕後主要角色上台講述心情,就這點經歷算值得了。

導演杜雪芳上台第一句就說,很感謝全場觀眾很耐心把電影看完,上映過程沒有觀眾事先離場,給了她很大安慰。

說真的,我心裡很想告訴導演,在電影一開場,安排男演員黃錦達,所謂用手遮住陽光,要表現出一種思親的意境,用那毫無感情的聲調,念出那本該情感豐富的旁白,我的心裡馬上冷了半截...

拍電影和寫文章的道理一樣,要寫出一篇能引人入勝的文章或新聞,開頭就必須能抓住讀者的心,吸引讀者花時間繼續往下看,要知道,讀者沒有義務讀完你的整篇文章,尤其在今天這講求速食的社會。


同理,被歸類為好電影的開場,自然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,願意繼續坐在電影院內追看接下來的劇情,以解破謎底;否則那故弄玄虛還是所謂情感豐富的開場白,還找了不適合的演員來念,只有東施效顰,我只能對自己說:好,再給你個半小時的機會,否則就算是免費贈票,我也離場算了。

幸好,劇中主角本地視後林奕廷和歌手白琳的演技、以及“阿公”方叔葉清方給了我繼續留下來“支持”的動力。

林奕廷有著主演電視劇的功力,在感情戲份的拿捏都恰到好處;白琳的舞台就是她的生活,她把一名明明已過知天命,卻時時化濃妝的“老女人”,“懼老、畏老、恨夫、依兒”的情感,表現得活靈活現,把Shirley那強裝不認老、實則內心的脆弱立體化

整部戲可說是單靠這兩名演員撐起來的。其他一眾年青演員的演技,乏善可陳,簡直就是擺花瓶的角色。事實上,整部戲拍的只是“電視劇的大熒幕”版,如果不是幾位老戲骨的撐場,就像是某某台在新年時段的什麼電視電影規格了。可惜的是,劇組找到了這3位好演員,卻沒有能力讓他們去得更遠,至多只能停留在“優秀的大熒幕電視劇”。


《出走的時光》故事背景薄弱、剪接不吸引人缺乏新意、劇情和方式有本地電影非常典型的“老梗”,令人受不了、幾乎看不下去。

我不明白,為什麼劇組要那麼強調,看這部戲一定會被催淚,還要在開場前預派紙巾給觀眾,這樣的宣傳手法,不知道牙齒可以掉了幾顆!

全片對我而言唯一可取之處,就是全部在馬六甲取景。我看到了Alai的海邊、郊區的椰林和黃牛、Semabok的林蔭大道、英雄廣場前的大路、漢都亞路、典型的華人村屋、武牙拉也後巷西蚶檔,鏡頭拍出了馬六甲的美,但我認為還是徒具形式,只能說是類似“馬六甲的旅遊宣傳片”,卻拍不出馬六甲的內涵,也許是薄弱的故事劇情和拍攝手法吧。


你可以說,現今觀眾的眼睛都被寵壞了,關於在大熒幕上看見自己的家鄉,或對白中那熟悉又鄉土的語言已無法給予滿足,觀眾並不滿足於“大熒幕上的本土電視劇”。

在茶室吃著早餐,收音機播放阿牛的歌。然,比起外國歌曲,本地(中文)歌曲始終能給人一種鄉情的情意結,並能突破視覺的疆界,輕輕勾勒內心的驛動。

我對本地電影的諸多批評,也許會惹人不滿。然則,有期盼,才有鞭策,希望本地電影能在有限的基礎條件底下,不隨波逐流,拍出屬於馬來西亞風情的本土電影。這樣的本地電影可以鄉情,但不煽情;可以通俗,但不是庸俗、更不應低俗。

套用影評人的話,希望有一天買票進場觀賞本地電影,不再是一種被動之以情、或被“曉以大義”後的“支持”,而是就像買票看好萊塢大片、港片般,觀眾樂意掏錢主動買票進場,是希望能從本地電影中,發現不知道的自己、鄉土/故土、或這片土地;我想,這應是本地電影和好萊塢大片的最大區別、也是最大的取勝點吧。


------------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